金巧巧在节目中透露,自己在30年前,也就是1994年中金汇融配资,做过一次医美。她说当时做医美的初衷很简单,就是为了上镜看起来更美,选择了填充。然而,观众的反应并不如她预期,大家觉得她嘴巴两边好像有东西被塞进去了。金巧巧自己后来也发现不对劲,过了几年,她决定把这些填充物取出来,最终通过溶解的方式把它们去掉了。
其实像金巧巧这样的女星,不在少数。她们常常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不停尝试,经历过一次次医美治疗,最后反而变得无法忍受自己的改变。金巧巧所说的这段经历,很可能是为某些医美项目做了广告。虽然她表示三年前才做过医美,但实际上很难确认她是否真的做过。毕竟在1994年时,医美技术还不成熟,案例也不多,而且价格昂贵。能在那时做医美的女明星,真的是凤毛麟角。
金巧巧那时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,1995年才正式出道,所以她的医美经历很可能是在学校期间发生的。而她在2000年出演的《西游记续集》中的孔雀公主一角,当时大家觉得她十分美丽,没想到她曾经做过医美。回看那时的她,苹果肌看起来确实有些不自然。
展开剩余78%到2004年,金巧巧与吴启华合作的作品让他们产生了不少火花,也让大家注意到她。那个时候的金巧巧,可能已经取出了假体,脸颊不像以前那么圆润,显得瘦削一些,但整体的脸部轮廓显得格外精致,上镜效果也很好。
不过从金巧巧的言辞中,似乎并没有完全透露出真相。要做医美,一次并不够,很多人都会不停地修整。毕竟,随着年纪增长,尤其是生育之后,很多女明星为了保持外貌,会继续做医美。金巧巧的五官显得不那么自然,也很可能正是她长期做医美的结果。
做医美的明星中金汇融配资,通常追求完美,但往往因为一次又一次的不满意,最终变得越做越失望。很多明星的经历虽然不至于是“血泪史”,但肯定也浪费了不少时间和金钱。
对于金巧巧来说,她的事业似乎一直未能达到巅峰。她的丈夫是博纳影业的总裁,于冬,按理说,她应该有很多机会出演电影,但事实上,她的演艺生涯一直没有突出的代表作,至今还没有在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。为了不甘心自己被遗忘,金巧巧开始尝试各种综艺节目,哪怕已经错过了最辉煌的时光。
金巧巧曾经说过自己不适合演农村人,但这次在综艺节目中,她却挑战了这个角色,给人的感觉十分自然,看起来并不违和。她也在节目中表示,过去的言论已经不重要了,只有亲自尝试过,才能真正知道自己能不能做。
她和博纳影业的老板于冬育有一双儿女。曾有离婚传闻,但金巧巧一直没有公开回应。夫妻俩时常带着孩子合影,看起来感情依然很好。
近年来,电影行业的票房普遍低迷,除了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赚取了150亿左右,其他大部分电影的票房都难以突破10亿或20亿大关。观众的消费水平下降,物质需求优先于精神需求,因此影响了电影行业的表现。即便如此,博纳影业的《长津湖》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功,但制作成本也相当高,随后他们的另一部电影《蛟龙行动》在春节档未能取得预期的票房表现,不得不撤档。
金巧巧的状态显得有些奇怪,尤其是她那一双孩子,看起来似乎并没有遗传她的美貌。尽管她毕业于北电,演技却一直未能得到认可,至今也没有获得过什么表演奖项。因此,金巧巧不甘心于此,50岁时依旧参与综艺节目,与年轻一代的演员们比拼演技,这也让人颇为意外。
实际上,金巧巧完全可以选择过一种安逸的生活,照顾好自己的孩子,偶尔拍些戏过过瘾。然而,如果她真的想重返女主角的位置,恐怕也没人敢投资她的电影,因为投资方更希望获得回报,而不是冒着风险做无谓的牺牲。
尽管如此,金巧巧仍然收获了许多人的赞誉,大家都觉得她非常有勇气。1994年,医美行业还不够成熟,风险也很大,金巧巧如今能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去,保持好状态,真是令人钦佩。而她在《西游记》中的孔雀公主角色,也成为了许多人心中难以忘怀的经典。
如今的金巧巧,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医美,但她依旧能够坦然面对这些,展现出她的自信。她的经历也为许多人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教训:做医美,适可而止,不要一味追求完美,最终可能会适得其反,后悔莫及。
发布于:江西省顺阳网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